Oct 8, 2016

Day5-馬偕故鄉

今天早上起床天氣不太好,是下過雨的陰天。不過我們要禱告下午有個好天氣,早上結束研習會之後,下午要前往拜訪馬偕的故鄉,要往西走到牛津郡。


第一次參加總會舉辦的北美教協研習會,才知道北美這邊有許多的華(台)人教會,大多都是早期移民來這兒的台灣人,這些教會在面臨趨於老化的問題。早上聽劉P談到在台東的牧會心路歷程,一間教會的生、老、病、死,似乎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何讓教會死而復生呢? 我想除了要有耶穌基督的大能,也需要全體弟兄姊妹一心一意願意繼續往前走。

午餐過後,又是一條活龍。外面已經是艷陽高照的好氣候,有兩台黃色的校車來載我們開始下午的馬偕行程,要參訪一下台灣女婿被呼召、成長的地方~

這次研習會也遇到了以前在忠孝路教會服事(2001/8-2005/6)的浩德牧師夫婦,現在在Michigan州的Ann Arbor Taiwanese Church牧會。那時正好是我青澀的高中大學時期捏~~~ 已經過好久了。


往西,從城市的景觀開往鄉村的風景。

從教會上了東西向的Ontario Highway 401,往馬偕故鄉前進。這條401公路可以從安大略一直往東開到魁北克,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車多壅擠。

一望無際的草地,讓我想起了在Taize的鄉間小路。這幾年出國還是比較喜歡經過田野草原的地方,平常身處台灣,到處都人擠人的。我的心胸也變得狹窄了起來(一種牽拖?)。

馬偕的故鄉是在安大略省的牛津郡(Oxford)佐拉村(Zorra)他的爸爸曾經是佐拉村裡的老木造教堂(Old log Church)長老教會的長老。



我們所參訪的教會 -  諾克斯聯合教會(Knox United Church)門口有一個小的老木造教堂的模型,意思是這間才是正統的繼承者。 

一進入教堂就是我們印象中"教堂"的樣子,用木頭的設計讓進來的人們覺得這裡是有溫度的,我的內心還是最愛這種傳統到不行的教會(紅磚+木造)。這裡面還有Organ!!

為什麼要表明自己是正統的繼承者呢?
因為教會對面隔著一個公園就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分裂後的另一個教會-諾克斯長老教會(Knox Presbyterian Church)。說實在的這裡沒幾戶,這樣教會也隔太近了吧...

兩間教會面對的公園裡面有紀念馬偕宣教士的紀念碑跟說明匾,用了英文、法文、中文、白話字(羅馬拼音)四種語言寫成。看了好感動... 當初年紀小小的馬偕聽見宣教士的分享,就在心中種下了宣教的種子,一生為了這個呼召而奔走,去到了中國、來到台灣深耕信仰... 我們的信仰建構就是踩在這些前輩的生命上面去發展的。
我們能成為這樣的人嗎?

另一邊的諾克斯長老教會,一走進教堂裡面就是長老教會的感覺了。沒有太多的教堂裝飾,看起來就是要用上帝的話給你餵飽,其餘沒有的意思。

教會為什麼會分裂呢? 小時候總是覺得合一的教會不會分裂... 但是不會分裂的只有上帝國吧... 人既是不完全,怎麼還能想像所有人都能用人的同一種方式餵飽呢? (長大後較為釋懷... 每個人的神學觀都不完全。)

上車後繼續前往附近的一間超大的諾克斯長老教會(Knox Presbyterian Church)吃點心。

老木造教堂是由一群來自蘇格蘭高地的移民來此開拓的教會,當時的牧師-馬志堅(Donald Mckenzie,1798-1884)走的是非常嚴格的加爾文主義神學,而蘇格蘭的宗教改革就是由加爾文的學生 - John Knox(1514-1572)領導的改教運動。長老宗/教會(Presbyterianism)的起源,是可以追溯到John Knox蘇格蘭宗教改革運動的。
在加拿大看到許多Knox長老教會,是隸屬於加拿大長老教會的成員。寫來寫去還是對這些歷史非常的不了解...嘖嘖... 總而言之,就我來看,在多倫多這邊看到的是這邊的人很喜歡Knox的樣子。

這間教會的同工幫我們準備了好多手工餅乾、還有熱茶,撫慰我們在外面寒冷的身體。

這個教堂是圓形的建造,有一半目前是拿來規劃成主日學教室,每間教室都有自己的style,看了真讓人羨慕。所有的文具教材都可以放在教室裡面,是"專用"的教室...
(看看我們的新堂設計... 真的是不符合教會的使用捏。只有覺得無奈。)
每間教室都好可愛哦!!

進入圓形的另一面,就是教堂了。

擁有多面彩繪玻璃跟大型的Organ還有吊燈,在裡面禮拜一定很幸福。

這一周是加拿大的感恩節,幾乎教堂裡面都會佈置豐收的主題。(主要是南瓜居多)

走出教會往馬偕銅像出發。銅像在隔一條馬路的法院外面草皮上。

法院蓋得好像城堡一樣...

帥馬偕。這個馬偕比淡水馬偕的眼神還要犀利,鬍鬚上還有一些小心思... 有馬偕拔牙的畫面啊~ 台灣水牛的雕刻~ 牛津學堂的模型啊... 等等。而且這雕像的碑文還是用台語的白話字寫的,突然覺得好親切啊!
不過沒有信仰的人看了也會覺得親切嗎? 應該也要吧! 這是我們的馬偕捏!
因為馬偕的緣故,牛津郡的Woodstock鎮與台北的淡水鎮締結成為了姊妹鎮,而這座雕像就是由真理大學(牛津學堂前身)捐贈的,方向是遙望美麗的福爾摩沙。

 走在街上看到一棟好像是教堂的建築... 一般建築好像不會蓋成這種樣子,但是又沒有十字架的標誌。才發現是教堂轉售現在變成出租公寓了... 真的是哎呀呀! 想起在法國的那間石造大教堂,也是淪為商場。why???

今天最值得感謝的是,連續幾天的時差終於調整過來了。(因為下午不用上課,是出去玩。) 疲累了一整天,晚上可以好好睡覺。

今晚我們一起包了小餐館的二樓,終於吃到了外國料理的小滿足。(是德國豬腳跟煎魚)

幾乎是吃飽後上車就立馬睡死,一直睡到回到飯店。

0 回應:

Post a Comment